杨乐是谁?你可能并不陌生,甚至很耳熟。不错,他是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中科院院士,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通人、南通中学校友。1999年3月,正逢南通中学九十周年校庆,杨乐应邀回通探望,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利用这个时机,征集到了许多关于杨乐的珍贵档案。在这些档案里,有论文,有聘书、荣誉证书,有照片、简介,也有媒体的采访报道等。在这种种的材料里,我们感受到的杨乐,不仅是有着天才的数学脑袋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忧有乐的普通人。
杨乐之乐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杨乐有他独特的快乐。数学家的快乐是什么呢?对一般人来说,数学实在太枯燥了,很难理解研究数学有什么快乐。而数学家却能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无比的乐趣,甚至如痴如醉。杨乐说:“数学世界的快乐和农民土地收获的快乐是一样的。攻关的时候好比农民耕耘时,要冥思苦想,非常辛苦,但一旦成功,那快乐是很纯粹的。”
杨乐早年就天资聪颖,在数学方面更是出类拔萃,上高一时,就能替高三的同学解答数学难题;念高二时,每当老师出一些难度较大的课外题考大家,多数同学不及格,而杨乐不仅在二十分钟内交卷,还常常得满分。他喜欢数学,每天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潜心阅读数学课外书,他发现,数学参考书中的定理、名称大多是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什么欧几里德几何啦、笛卡儿坐标啦、毕达哥拉斯定理啦……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为数学发展作出贡献吗?不,一定要在未来的数学书上写上中国人命名的定理!
1956年,杨乐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62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研究生,并深得导师的赏识。还是在他第一次进行论文答辩的时候,熊庆来教授非常兴奋地即席赋诗一首,以表示对他的奖掖,诗曰:带来时雨是东风,成长专才春笋同。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
不出导师所料,杨乐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科学高峰。1978年4月13日,在苏黎世国际函数论学术交流大会上,杨乐报告了他和合作者张广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在世界上第一次找到了函数值分布论研究中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这两个概念的研究获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与会的数学家们称颂这是“惊人的成果”。近代函数值分布论的创始人、荷兰数学家奈望利纳对杨乐说:“刚才你说,你们是来向欧洲数学家学习的,我认为,现在欧洲数学家们应该向你们学习了。”在美国出版的一份有关数学研究的报告完整地引述了杨乐、张广厚的定理,称之为“定理”、“杨张不等式”,评价它“既新颖又深刻”,是纯粹数学方面“第一流的工作”。杨乐实现了青少年时代的梦想,终于做到了“把中国人的名字写进数学书”。这恐怕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吧,不仅是“农民丰收时般纯粹”的快乐,而且还有作为一个中国数学家的自豪。
为家乡南通、为南通学子们做点事情,也是杨乐的一大乐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科技兴市,当时的市政府把活跃在京城科技界的20多名南通籍杰出人士组织起来,在北京成立了“振兴南通科技咨询委员会”,杨乐欣然担任理事长,为家乡经济腾飞献计献策。
“只要有机会,我都愿意回南通看看。”谈到南通,杨乐满怀深情。因为事务繁忙,杨乐回家乡的机会不多,而每次回通,杨乐都要和学子们进行交流,为学子做精彩的报告,并勉励学生们发愤学习,早日成材。每当看到家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每当看到母校通中生机勃勃、焕然一新,每当看到家乡学子茁壮成长、人才辈出,他也满怀喜悦,乐在其中。
杨乐之不乐
杨乐并不总是乐的,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他最不乐的,莫过于好友张广厚的英年早逝。杨乐与张广厚是大学同学,又一起考上数学所熊庆来教授的研究生,一起研究函数论,也一起下农场锻炼,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夫人在一起的时间都多,他们的友谊纯净得毫无名利私欲。在1987年张广厚的追悼会上,身为主持的杨乐泣不成声,就是不肯说年仅50岁的战友已成“遗体”。好友的离去使杨乐深深痛惜,同时更感责任深重。抓紧工作,为数学发展多做贡献,这是杨乐最大的心愿。“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这是杨乐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感悟。
当前市场经济对纯数学的冲击,杨乐也颇感忧虑。数学是一种基础学科,是一个长期的、寂寞的工作,难以用直观的“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进入一时看不出“效益”的基础性学科,上个世纪70年代,数学所研究生的报考与录取人数之比为50∶1,而近年来这个比例降到了2∶1,数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由于基础性学科方向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学校的培养计划往往要被动地“适应”人才市场;同时,基础研究是一种需要大量投入的战略研究,不能不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发达国家对基础学科投入多,上个世纪80、90年代一些年轻人就去国外深造、发展了。杨乐觉得中国的数学研究事业前途“尚难预卜”,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中国有十多亿人口,总会有人乐于献身数学的”,“只要有适当的政策,情况可望好转”。身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的杨乐,在研究工作以外,还努力为更多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数学的环境,让那些有才能、有热情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不必为“五斗米”发愁,专心致志地攀登科学高峰。
杨乐还有一个小小的不快乐,那就是他身上的行政官员角色。1995年,他曾经坚辞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一职,为的是可以潜心搞他的数学研究。可不久后又被大家一致推举担任四个研究所合并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乐风度儒雅,精力充沛,言谈简洁、敏捷,处理事务高效、利索,不仅是个优秀的数学家,而且在各方面都优秀,包括做官,也是十分称职的。但当被问及在做官员和研究员之间,更愿意选择哪个角色时,杨乐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研究数学。”
这就是杨乐,一个数学王国的天才,一个称职的科技领导,一个有忧有乐的普通人。忧为哪般,乐为哪般?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杨乐的忧、杨乐的乐,也全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爱:对祖国、对家乡、对事业、对同志、对生活那片真挚而深沉的爱。真是忧也为斯,乐也为斯!
陈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