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全市档案工作2008年总结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09-03-20 字体:[ ]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档案部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扣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提供积极主动服务,大力推进各项业务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水平,全市档案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并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2008年全市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档案部门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内容、新方式,档案服务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档案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1.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功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2008年是中央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确保达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硬目标、硬任务。市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创建标准,迅速摸清家底、找出差距、拿出应对措施,在第一时间将《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自查任务分解表》、《未达标项目情况及整改方案表》等印发到各处室,牢牢抓住创建的主要矛盾,一着不让,每分必争,确保文明城市创建不在档案部门失0.1分。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市档案馆在全国地级市档案馆中率先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港闸区档案馆在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在较短时间内创建成功,成为新标准实施后我省首个达到国家二级馆的区级档案馆。档案部门顺利完成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目标任务,成为全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首个完成的突破性工作,为我们档案部门在全市中心工作中脱颖而出、赢得应有的位置创造了条件。

2.立足馆藏,多措并举,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增添亮点。 2008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立足自身优势,深挖馆藏资源,以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配合搞好南通改革开放成果展,市档案局(馆)充分挖掘馆藏,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编辑的反映全市30年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成果的共13类近500个条目成为南通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市档案局(馆)积极做好相关展品的征集等工作,为多角度、全方位,形象、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各行各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批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内容翔实的老报纸、形式多样的实物档案,诠释了南通不断探索改革开放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南通市档案馆的珍贵馆藏资源,同时也成为了南通改革开放30年来巨变的历史见证。各县(市)区档案局(馆)都能积极组织和发掘档案史料,配合有关方面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宣传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和鼓舞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3.精心部署,突出重点,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建设。

一是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继续以村级档案工作创建“六有”(即有专门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分类方案、有较高质量、有完备目录、有安全保障)标准为抓手,联合民政等部门共同推进以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等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经过努力,2008年全市又有349个村的档案工作达到了“六有”标准,农经档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全省居于领先水平。我们以档案工作等级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以农田保护、矿产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土资源系统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全市50%以上的基层国土所的档案工作过到省级以上标准。我们以农民信贷、农村信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档案工作标准建设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市又有16家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档案工作达到了省级以上标准。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我们迅速召开全市档案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二是积极服务全市重大活动、重点工程。2008年,市档案局积极服务北京奥运火炬南通传递活动,抽调专人做好传递活动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为中远川崎二期、江苏汉能风电公司如东风电场100MW特许权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提供档案服务。应南通市援建指挥组邀请,市档案局派出业务骨干远赴四川绵竹市新市镇,对援建指挥组的档案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向他们赠送了建档工作所需的档案管理软件、相关档案用品及有关规范性文件,此后还将继续加大对援建指挥组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明确专人对指挥组的档案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受到了市援建指挥组的高度评价。

三是积极服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2008年,全市档案部门紧紧围绕把南通建设成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总体战略,积极融入服务民营企业大潮,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努力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提供重点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驻点服务、帮扶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民营企业建立网上荣誉档案室活动,为民营企业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社会形象搭建了平台,为民营企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36家民营企业建设网上荣誉档案室。2008年,我们还成功举办全省民营企业档案知识技能免费培训班,来自南通、苏州两地规模民营企业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档案人员360人接受了培训,在全省地级市中尚属首家。由于我们的出色工作,市档案局(馆)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8年度市民营经济优秀服务部门。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档案局(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在服务全局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海安县着力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力度,不断强化镇街综合档案室和村级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并重点帮扶30多家民营企业建档。如东县积极服务全县重大项目和洋口港开发等重大工程,抓好工程项目档案的监管和指导。通州市积极服务宜居城市建设,多次深入海洋滩涂围垦、城区路桥新建等工程现场指导工作。海门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入手,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新思路。崇川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4.抢抓机遇,狠抓落实,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成效显著。2008年,市档案局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契机,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工作。局(馆)行政审批中心现行文件查询窗口增加了专用存放政府信息的库房30平方米,专用橱柜7张,添置了高配置电脑,按照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办法,接收整理了69家本届政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文本,设立了网上利用政府信息的工作平台,对查阅信息的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工作,使局(馆)行政审批中心现行文件查询窗口拓展为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在市政府对我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进行的首次表彰中,该窗口被授予“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先进窗口”称号。与此同时,市档案局直接参与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试点工作的推进和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全市政府信息网站公开工作标准(试行稿)》等。2008年底,市档案局(馆)领导带队对2008年度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充分体现了档案部门在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档案局(馆)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这项工作。

5.开拓创新,雷厉风行,成功策划大桥博览馆。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苏通大桥通车时的庆典广场建设苏通大桥观景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观赏大桥、了解大桥的旅游区的目标,并由市档案局负责观景台重点建设项目“大桥博览馆”的整体策划和设计。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展馆策划、展品征集、脚本撰写、组织施工等大量工作,使大桥博览展馆从无到有、渐成规模。市领导多次对档案部门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建成后的大桥博览馆以江桥史话入手,介绍苏通大桥的有关情况以及世界各地名桥知识。整个博览馆分为序厅、主展区和互动区,通过声、光、电、图等形式展现苏通大桥从立项到最终建成的全过程。目前,大桥博览馆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春节期间已初步对市民开放。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在原有基础上,建设4000平方米大桥博览馆新馆,并再次将布展策划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由档案部门完成。我们将抓住大桥博览馆建设这一新平台,积极打造南通档案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积极打造档案优质服务品牌。

2008年,全市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拓展服务民生的新领域,积极打造“存档为史,用档为民”档案服务品牌,在服务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章立制,为服务民生提供保障。市档案局在深入调研、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市民政局联合出台了《南通市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的管理,确保低保档案的齐全完整,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对促进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化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各县(市)区档案局也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如东县联合劳动、民政、教育、计生等6家单位展开调研,实地考察,编制了《如东县民生档案查阅指南》,探索建立服务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2.重点扶持,全面提升民生档案规范化水平。2008年,全市档案部门切实加强了对涉及我市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综合业务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民生档案的指导服务。在市、县(市)两级档案部门的悉心指导和重点扶持下,市医保中心、市住房公积金通州管理部的档案工作达到了省一级标准。

3.创新思路,拓展民生档案社会服务功能。为打破档案工作“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感,全市档案部门普遍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全市档案工作者统一了思想,深刻认识到只有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让档案工作贴近社会、贴近中心、贴近百姓,才能为把朴素的工作思路上升到更加理性的服务理念。经过充分的酝酿,市档案局(馆)提出打造“存档为史、用档为民”机关服务品牌,积极服务民生。2008年,市档案局(馆)档案服务纳入“12345有事找政府”服务体系。局(馆)接待查档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2倍,再就业、医疗保险、房屋管理、劳动保障等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现行文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档案部门在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确立目标,稳步推进,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2008年,市档案局(馆)继续以“记忆经典南通工程”为龙头,抓住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牛鼻子”,扎实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8年,市档案局(馆)继续实施“记忆经典南通”工程,加大档案征集力度,拓宽征集渠道,并对港洽会、十运会、公民道德论坛等重大活动档案进行了整理。从南通日报社、《南通政报》、军分区、工业遗产普查照片库等多种渠道接收图片近千张,档案图片库内容进一步充实。海安县加大征集力度,优化档案馆藏,对县直机关档案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如东县以丰富馆藏为目标,做好名人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重大活动和实物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通州市征集到张謇兴办教育、实业的相关资料30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档案文献遗产调查,档案资源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海门市对极具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海门山歌进行了收集。与此同时,全市档案编研工作硕果累累。市档案局(馆)编辑的《南通解放》即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城市解放》系列,被列为新闻出版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市档案局(馆)还编辑了《8.17日机轰炸南通基督医院史料选编》、《侵华日军在南通暴行史料选编》等资料,修订、编印《南通市档案志(1983——2005)》,撰写《南通年鉴(2007)》“档案事业”部分,在8月22日《江苏经济报》上刊出“南通档案工作”专版。各县(市)区档案局(馆)也编辑出版了一批编研精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通州市编辑出版《魅力通州三十年》画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巨变如皋》,被列为全国档案编研重点出版项目。档案划控和修裱工作继续推进。2008年,市档案局(馆)对南通地区、南通市169个全宗,1978年前的12万件档案进行了划控,并对符合开放条件的档案实行了开放。与此同时,启动了档案修裱工作,目前,已修裱近300卷档案共3万多张,稳步推进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2.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按照建设“数字档案馆”的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基础建设,档案信息化工作明显加强。市档案局(馆)不断完善局域网,对原来的目录数据库进行了整理,提升了档案利用检索速度。扎实推进馆藏珍贵档案全文数字化,超额完成全年120万页的档案数字化目标。继续做好专题声像档案——南通新闻的视频采集、编辑、编目、刻录光盘等工作,完成了馆藏全部照片档案的扫描,建立了拥有近1万张照片的照片档案数据库。完成了录音带100多盘、录像带300多盘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建立了声像档案数据库,并实现了网上利用。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及时上传工作动态,更新相关栏目内容,有效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更新、增加网站内容达8万多字。制定了《南通市档案信息网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南通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电子数据管理办法》等制度,不断规范网站内容上传程序,确保数据库安全管理。海安、如皋、如东、通州、启东、港闸等县(市)区档案局均积极争取经费,购置信息化设备,有效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

3.企事业档案馆建设有序推进。2008年下半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通市企事业档案管理处(馆)正式成立。这是自1991年第一家企业破产以来,企事业档案管理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对全市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的综合管理正式全面启动。企事业档案馆的建立改变了以往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主要依赖主管局管理的局面,凸显出了档案局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重要地位。目前,企事业档案馆修缮工程已经完成,企事业档案馆工作已正常开展。

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强化。2008年,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市档案局对历史文化展示中心进行了局部改版,并与南通大学洽谈共建。在第18个全国助残日,与南通盲哑学校联合组织了“记忆成长,学会感恩”宣传画展和“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参观奥运福娃乐园”主题活动,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功能不断增强。

(四)强化执法,扩大宣传,有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1.强势推进纪念《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10周年宣传月活动。2008年,市人大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检查,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档工作的开展。市档案局通过电子屏、展板、宣传海报、现场咨询和手机短信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各县市区档案部门也整体联动,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全市掀起了省条例宣传的热潮。全市参加网上知识竞赛人数近万,市及县(市)区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参加了竞赛,我局荣获竞赛活动组织奖。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市档案局(馆)根据《南通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指标》的要求,切实规范档案行政行为,不断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市档案局法宣处人员在全省档案行政执法员培训班上,作了《档案行政处罚法律文书制作》专题讲座,有效提高了本市参训人员的档案行政执法能力。市档案局联合市财政局,在深入调研、专题研讨、听取上级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通市会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会计档案的管理,并就《南通市人事档案救济的暂行规定》,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经与劳动保障局商洽启动了救济事宜。

3.依法监管,全市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取得新的进展。2008年,全市共有120多家单位达到省级标准。市档案局严格执行档案工作年检制度,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首次将建立以本单位形成的归档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建设列入档案工作年检内容。市档案局继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室藏档案数字化建设。认真抓好国家档案局8号贯彻实施工作,市直绝大多数的进馆单位初步完成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

4.捕捉热点,积极组织宣传报道。市档案局(馆)以荣获全国先进集体、档案馆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为契机,组织开展覆盖全面的规模宣传,提升了档案馆在社会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市档案局积极组织开展“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活动。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南通改革开放》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提交南通日报社。在南通档案信息网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30件大事”评选活动。在江海晚报社的支持下,开通档案信息报送“绿色通道”,为全市档案宣传通讯员发表稿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共刊稿112篇,其中本局刊稿52篇。

5.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档案宣传工作管理水平。市档案局建立健全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制度》、《宣传信息报道网络管理办法》、《南通市法律法规宣传制度》等制度。举办了档案服务民生典型事例交流会暨宣传通讯员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8年,南通市档案局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升全市档案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市档案局以“档案优质服务品牌”、“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强化各类培训,组织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大练兵系列活动,以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形式,不断激发全体人员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机关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辅导、收看录像、小组交流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深化、拓展机关品牌理念、内涵大讨论,培育处室文化。为了保障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入开展,市档案局修订完善了局(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手册,修订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跟踪服务办法、利用回访制度等,并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定期向服务对象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对局(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抓好整改,确保档案干部队伍形象的整体提升。今年,市档案局通过选派人员赴香港参加培训,赴上海浦东考察等形式,使档案干部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坚持以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促进局(馆)的业务建设,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先锋广场”等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通州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谋人”摆在重要位置,研究措施,扎实推进,成功开展“电信杯”现场档案业务知识和技能大赛,档案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双丰收。

2008年,我市档案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市档案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功能建设、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在新的一年中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找准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我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