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地方文化

南通风筝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6-06-29 字体:[ ]

  王士明

  中国的风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最早的风筝制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鲁班,他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五代时的李邺。他在鸢的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鸣声如筝,故名风筝。

  南通,滨江临海,地势平坦,春季尤多风,且风力大、风速稳,是放飞风筝的理想地区。初春时节,江海之滨,蓝天白云间,形态各异、琳琅满目的风筝扶摇而上,或比翼齐飞,或争奇斗巧,其情其景美不胜收。南通城乡百姓,多有扎放风筝的传统爱好,南通被誉为我国的四大风筝产地之一。

  南通风筝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人墨客及市民等玩赏的造型风筝,俗称为活鹞,以如皋所制为其代表,式样繁多,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古人神仙等等。有的还配上小哨子,一二人便能放飞。活鹞讲究造型,用细篾扎骨,以彩绘布面或绢面糊制,有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叠藏之。造型简练,生动别致,形体秀美,灵巧多姿,吸收了造型灯彩的技巧。“软翅硬膀兼有,平面彩绘和立体造型结合,色彩淡雅,图案工细,制作精美,形神兼备。如蜈蚣风筝像一条大蜈蚣在空中游动。老鹰磨云风筝,则像老鹰那样在蓝天下盘旋,在白云中穿飞,令人叹为观止。

  另一类则是乡间农民喜爱的六角风筝,俗称板鹞,因其大而直挺,像块大门板而得名。板鹞出自乡村农人之手,为农民喜爱的自娱自乐之物,乡土气息浓郁,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我国南北风筝流派中独树一帜。板鹞可分为六角、七角、十九星联等数种。它们都是用细竹竿横竖交叉而成的几何形,造型结构简朴单纯,鹞面的图案富丽典雅,常见的图案有:八仙、麟凤牡丹、二龙戏珠、飞鹿、飞马、飞虎、飞象等,还有京剧脸谱。另有红星黑角的六角形,按七星和十九星联的构成形式施以彩绘,鹞面黑、白、红三色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板鹞最具特色的是它的音响装置。每只板鹞上,都成排成行地装有大小、材质不同的哨笛,数量从一百到二三百只不等,最多的有一千余只。板鹞制作对哨笛的大小、数量、音色、音量等非常讲究,往往想方设法精心挑选各种材料,如白果、龙眼、板栗、蚕茧及鸽蛋、鹅蛋的外壳,大小不同的葫芦,安装上木雕哨口,制成哨笛,按高、中、低三个声部,逐行排列于鹞面。安装在板鹞下部的是一只特大的哨笛,称为“嗡声。用直径40厘米左右的大葫芦制成,可发出浑厚雄壮的嗡嗡声响,属于低音部。中音部是由两只中型葫芦制成的哨笛,俗称笛子。上百只小葫芦、竹管和蛋壳等则组成了高音区。板鹞上天后,风入哨口,发出高中低和鸣的乐声,奏响了一曲空中交响乐,音若胡笳,悦耳动听,可传递至十数里地之外,成了名副其实的风筝,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闻名于世。

  旧时在农村,放飞大型板鹞时,先要将其供奉在堂屋前,磕头烧香,以求吉利,或是摆酒庆祝一番,以祈祝丰年来临。

  清代时,范公堤附近所放风筝大如风帆,风筝上的板栗、竹哨、葫芦等在空中嗡嗡发声,响彻云霄,有时还彻夜响个不停。放风筝也是通州清明节时别具一格的风俗。小孩放的风筝俗称“豆腐佬儿。成人放的风筝大多为六角风筝,俗称板鹞。放风筝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到居住在运盐河北、范公堤南的外婆家,就曾与几位表兄一起放飞过板鹞,大家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着、追逐着,其情其景至今难以忘怀。

  1990年,南通市提出“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口号时,就将风筝列入了民间艺术节的活动范畴,这是很有见地的。20032月,我们又在中央电视台10套《我们的节日》栏目中看到了南通风筝,听到了风筝奏响的空中交响乐。近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通风筝,更是走向了全国,飞出了神州,连获殊荣。

  (原载2016年321日《江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