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南通名人

李 渔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7-03-07 字体:[ ]

  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改名渔,字笠鸿,后字笠翁,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觉世稗官等。浙江兰溪人。出生于江苏雉皋(今如皋县),后回原籍。崇祯十年(1637)入金华府庠,后屡应乡试,皆不第。入清,即不复应考。明清之交,清兵入浙,兵燹甚烈,家道中落。顺治五年(1648),白兰溪移家杭州,十年中,挟策走吴越间,卖文为生。顺治十四年(1657)始,流寓金陵,居芥子园。尝负笈四方,奔走达官权贵之门,集赀以养家。蓄众家姬,教习歌舞,侑酒佐客,逢迎公卿士夫。康熙十六年(1677),再迁杭州,居西湖云居山东麓的层园,历四年卒。李渔生平著作甚富,着有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长篇小说《回文锦》(又名《合锦回文传》),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又名《连城璧》);编辑《名词选胜》、《尺牍选》、《诗韵》、《资治新书》、《芥子园画谱》等。作传奇十种:《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奈何天》、《玉搔头》、《比目鱼》、《凰求凤》、《慎鸾交》、《巧团圆》,总名《笠翁十种曲》,现存清康熙间刊本。

 






文坛奇才李渔

边  妍

  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八月初七,江苏雉皋(今如皋)药材商人李如松家里,一个婴儿呱呱来到人世。婴儿清亮的啼声,也许使李家大人们想起他们的本家、谪仙李白的故事,他们祈盼这个婴儿是太白转世,担负起光大李家门楣的使命,于是给他取名为“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别署有伊园主人、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李渔自幼聪颖,少壮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擅长古文词,旁及杂艺,尤以小说、戏曲见长。李渔既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又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和美学家。他一生著述丰富,戏曲有《笠翁十种曲》,诗文杂著合编为《笠翁一家言全集》,其中《闲情偶寄》的《词曲》、《演习》等部是重要的戏曲论著。小说方面,有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和《十二楼》,还有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奇才。

功名路坎坷

  李渔自幼家世贫寒,但聪颖过人,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他每年都要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李渔母亲学孟母“三迁教子”,将李渔安置到李堡镇上的一座“老鹳楼”里读书。正当李渔在书山学海中奋读攻研、学有所成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家庭突然失去顶梁柱,全家人顿陷困境。迫于生计,也因自己要回原籍浙江参加科举考试,李渔决计扶柩回乡,回到故乡浙江兰溪夏李村。这年,李渔十九岁。同年,娶徐氏女为妻,并白头偕老。

  父亲的去世,更坚定了李渔谋取功名的决心,崇祯八年(1635),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一举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首战告捷,使李渔尝到了读书成名的甜头,他信心更足,读书也更加刻苦。崇祯十二年(1639),29岁的李渔稳操胜券,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但万万没有料到,他竟名落孙山。科场失利的沉重打击,使他满腹牢骚,作《榜后柬同时下第者》诗,后四句为:“酒少更宜赊痛饮,愤多姑缓读《离骚》。姓名千古刘蕡在,比拟登科似觉高。”借《离骚》以抒愤,并以晚唐才高落魄的刘蕡自比。事实上,李渔的功名路之坎坷与刘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崇祯十五年(1642),明王朝举行最后一次乡试,李渔再赴杭州应试,由于局势动荡,李渔途中闻警返回兰溪。不久,社会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清朝的铁骑横扫江南,明王朝已成风雨飘摇之势。国难当头,自己求取功名之路化为泡影,此时的李渔心灰意冷,惆怅不已。这年的清明节,他在祭扫先慈墓时,百感交集,内心愧疚,长歌当哭:“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文坛独树帜

  清顺治三年(1646)8月,清军攻占金华,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归隐故乡。他自誉为“识字农”,在伊山头的“先人墟墓边”,“新开一草堂”,构筑了自己的乐园——伊山别业(即伊园)。他决定学唐代诗人王维,在伊山别业隐居终生,老死于此。

  顺治八年(1651),李渔被推为宗祠总理,深受村民敬重。这一年,李渔为兴修水利介入一场诉讼之中,心力交瘁,遂萌发到杭州发展自己事业的念头。于是,他写下《卖山券》,卖去自己悉心营造、终日游乐其间的伊园,举家移往杭州,去寻找新的创业之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虽美丽如画、胜似天堂,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尽管有朋友接济,但仍然度日维艰。但李渔没有气馁,他知道,偌大的杭城,定有他的谋生之道。一段时期,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戏馆书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发现,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从豪绅士大夫到一般市民,对戏剧、小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毅然选择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被时人视为“贱业”的“卖文字”之路,开始了他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卖赋糊口”专业作家的创作生涯。

  他以旺盛的创作力,数年间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传奇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这些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生活,寓教于乐,适合观众、读者的欣赏情趣,所以,作品一问世,便畅销于市场,被争购一空。李渔的作品,故事新鲜,情节奇特,布局巧妙,语言生动。他的小说重在劝善惩恶,同情下层人物,以歌颂男女青年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为主题,具有一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后人称他的小说是继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之后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李渔的戏剧创作,可以肯定的有十种之多。他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注重联系观众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坛上一举成名。李渔的作品因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遍行于坊间,不少作品还被翻译后流入日本及欧洲国家。从1651至1668年,李渔在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期间,创作了《怜香伴》、《风筝误》、《比目鱼》、《凰求凤》等大量剧本。他把《风筝误》等十个剧本合称《笠翁十种曲》出版发行,此书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抢购一空,并被当时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清朝)第一”。《十种曲》的题材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喜剧色彩十分浓郁,这是李渔传奇最突出的地方。李渔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也有评论家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李渔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文本创作,还在于他躬身实践,在他56岁时创办家庭戏班,演出昆曲折子戏,可谓自编自导。他以芥子园为根据地,带领家班四出游历、演剧,红遍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金陵芥子园、苏州百花巷的李渔寓所,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家班作为李渔自己的实验剧团,使他在戏曲创作、导演、演出等实践活动中如鱼得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家班不仅成为李渔谋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戏曲文化,推动昆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总结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后人把前两部《词曲》、《演习》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名《李笠翁曲话》。书中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是李渔在汲取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它比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体系早出一百年,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著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关于导演的论述,更比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出两个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导演学。

暮年寄闲情

  李渔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的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作者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这六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往往结合抒情和说理。他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希望通过草木虫鱼、修生养性知识的论述,有助于规正风俗。如“饮馔”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渔的饮食观与饮食美学思想,对饮食养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堪称卓有建树的美食家。

  晚年的李渔思乡之情日切。他60岁时,经富春江逆流而上,回到兰溪故里。李渔回到家乡,物是人非,感慨万千,写下《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不到故乡久,归来乔木删。故人多白冢,后辈也苍颜。俗以贫归朴,农由荒得闲。喜听惟涧水,仍是旧潺湲。”当时的兰溪县令十分敬重李渔的德与才,闻讯后,送去“才名震世”牌匾,悬挂于夏李村李氏宗祠。

  为了便于儿子回原籍应试,康熙十六年(1677) ,67岁的李渔迁回杭州。在当地官员的资助下,李渔买下了吴山东北麓张侍卫的旧宅,开始营建“层园”。由于搬家的劳累,一次失足从楼梯上滚下,伤了筋骨,从此李渔贫病交加,甚至正在修订的《笠翁一家言》也难以继续了。康熙十九年(1680)农历正月十三,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这位奋斗一生、立志创新的老人与世长辞。李渔死后,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钱塘县令梁允植为他题碣:“湖上笠翁之墓”。

(作者单位:南通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