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南通名人

马 瑾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09-12-15 字体:[ ]

  
  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女。 江苏如皋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60年代对褶皱形成机制及应力场的研究在我国实验构造地质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1967年以来从实验和理论方面对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在断层几何与失稳类型及前兆特征方面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在断层力学性状和失稳条件与变形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等,其中许多工作在我国实验地震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建立了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物理力学性质、变形过程及其物理响应且在我国相关学科发挥着带头作用的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绽放于地球物理空间的奇葩
――记结构物理与结构地质学家马瑾
 
王  钰
 
  在南通籍院士群体中,结构物理与结构地质学家马瑾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地球这颗人类母亲星球的物理空间中翱翔留连,成果卓著,更由于她是南通籍唯一的女院士。
 
无怨无悔的选择
 
  马瑾于1934年出生在如皋的一个兄弟姊妹较多的大家庭,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性格倔犟的她从小就有一种要强不服输的鲜明个性,她不仅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且由于她喜欢大自然以及不畏艰难的精神,少年时代就憧憬成为一名地质科学家。
 
  1952年马瑾顺利地参加了高考,在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地质学院”作为第一志愿。为此,父亲和家人整整做了三天的劝说工作,因为就她当时的学业情况,考取象北京大学那样的名牌学校和所谓好专业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地质工作经常到野外勘探,男孩都觉得辛苦,更何况是女孩。但马瑾就是一付铁石心肠,“我愿意从事艰苦的地质工作”的选择和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坚定信念最终使亲人们的劝说失败了,马瑾如愿以偿,满怀欣喜地进入了地质科学家的摇篮――北京地质学院普查勘探系。
    
  大学阶段,马瑾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野外基本功的训练,每次地质实习和毕业野外现场考察,看似瘦弱的她总是跑在前头、看在前头,对特殊的构造现象总是不停地向老师请教。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使她加深了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她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马瑾被国家选拔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攻读研究生,师从构造物理学家格佐夫斯基,所选研究方向是褶曲形成机理的野外研究和模拟实验。1959年她亲身经历过的一次地震为以后从事地震前兆研究打下了基础,那是在她进行野外考察的一天夜里,刚准备休息,忽听邻村的狗狂叫不止,耳边似狂风卷烈焰般地呼呼作响,她以为是发生了火灾,正准备去救火的一刹那,地震了!由此“地震是有前兆的”在她思想深处扎下了根,同时强烈的责任感使她坚定地在地震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留学期间,她爬高山、过荒漠,不畏苦,不怕难,由于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深受导师和各方面的赞誉,曾作为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在十年大庆时代表留学生发言,回国时其导师主动向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了推荐信。
 
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1958年赴前苏联深造开始,马瑾在构造物理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中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工作。像岩浆一样喷发出来的创造力使马瑾在研究领域大显身手:20世纪60年代初,她关于褶皱和断层成因机制及应力场的实验研究,不仅在我国构造地质研究中具有开拓意义,并受到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学者的重视。在石油会战中,她提出岩性组合决定构造变形特征的新认识,加深了对构造变形规律的认识,并在油气构造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20世纪70年代,她率先开展了构造变形与地震成因机制及地震前兆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在我国地震构造物理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以此为基础的系列研究成果,都具有创新意义;20世纪80.90年代,她对缝块系统变形特征、物理场演化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等问题的实验与理论,被国内外学者誉为独具特色的研究;关于断层宏观力学性状与断层物质微观变形机制的实验研究,是国内高温高压岩石摩擦及实验岩石变形显微构造方面最早的研究成果。    
 
   马瑾和构造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对实验技术的创新极为重视,几十年来,该实验室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率先把光弹和重力离心机等相似材料实验装置引入地学研究;研制开发了国内最早的固体和气体介质高温高压三轴岩石变形装置;在国内地学界率先研制了多通道数字化全波形声发射测量系统及声发射三维定位技术;研制开发的多通道数字应变仪及分析系统不仅在国内,在国外同类实验室也处于领先地位;等等。其中多项技术被国内近10家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所采用。正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使实验室在构造物理研究的诸多方面取得了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成就。
 
严谨求实的作风
 
  马瑾的治学格言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不断地攀登,深入探索,才能看到自然的奥秘。正是这样,在马瑾院士的研究生涯中,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始终如一。其中两个特点清楚地体现了这一风格:一是她十分重视野外调查。尽管她的研究以实验为主,但她深知实验和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在国内外多个典型褶皱区、四川石油会战区、新丰江水库地震现场、国内外典型活动构造区和邢台、海城、唐山等多个强震现场,都留有她的足迹。正是丰富的野外调查为她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她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并不断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二是极为重视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她对于自己承担的每一项课题,始终坚持参加从原始数据获取到资料计算处理,再到结果分析讨论的全过程,而不是坐等别人提供资料来总结。扎实严谨的研究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对于以观测为基础的地球科学,翔实的资料和严谨的分析是科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生论文的审查,她也是从最原始的资料开始进行,对于每个研究生,她都要抽时间参加其实验或计算等实际工作。正是由于她的影响,构造物理实验室形成了严格、务实的工作传统,这不仅在地质所,而且在整个地震系统都是闻名的。
 
甘为人梯的品质
 
  马瑾院士常说,一个人再能干,力量总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涉及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的实验室,团结协作是最重要的。为此,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实验室科研人员工作上各尽所能、学术上鼓励争鸣、生活上相互关心。正是这种良好的风气,保证了构造物理实验室的顺利发展。
 
  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不少年轻人离开了科研岗位,造成许多研究室年轻科技力量不足。但马瑾院士领导的构造物理实验室却始终后继有人,是地质所公认的力量最强的研究集体之一,几名年轻人已经成为构造物理研究领域的带头人,这与马瑾甘为人梯的优秀品质、培养年轻人才的强烈责任感密不可分。她作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物理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她注意言传身教,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的自觉性;她坚持公平公正,当涉及名利时,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尽力为年轻人创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出国合作等机会……马瑾以正派的学风、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以及甘为人梯的精神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被年轻人视为良师益友,并由此促进了年轻人才的迅速成长,同时也使构造物理实验室这一科研集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近四十年的执着追求,四十年的艰辛努力,马瑾终于以其丰硕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学术贡献,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马瑾院士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成长为著名的构造物理和构造地质学家,缘自她热爱并有志从事地球科学研究,而且坚持这一志向始终不动摇。正是这人生的无悔选择和追求使得她知难而进,并以超人的毅力克服前进路上的一个个困难,不知疲倦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着,并达到成功的彼岸。
 
  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对于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马瑾院士并未满足,仍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她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专家组成员和子项目负责人,继续带领同事和学生们探索着地震的奥秘。
 
  这株绽放于地球物理空间的奇葩依然闪耀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