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记忆南通

为什么南通观众的欣赏水平辣么高?

来源: 记忆南通 发布时间:2018-12-20 字体:[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肇起的那场文化浩劫刚刚结束,神州大地万木复苏,百废待兴。一天,更俗剧场人头攒动,一票难求——江苏省话剧团团长张辉率团上演话剧《陈毅出山》。演出非常成功。结束后,有记者询问扮演陈毅的张辉有何感想。张辉沉吟片刻,意味深长地说:南通是话剧之乡,南通观众欣赏水平很高,我们是来赶考的。

1_赵丹(左).webp.jpg

赵丹(左)、钱千里(右)

作为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的女婿,张辉说这话绝不是客套。江东这座小城,从来就不是戏曲文化的荒滩沙漠,是一片你方唱罢我便登场的戏曲热土。在中国戏剧史上留有一页的“小小剧社”在这里诞生,享有“影帝”之称的赵丹和“小小剧社”的伙伴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从这里走出去。杨梦石先生主编的《南通与中国电影》这本书比砖头还厚,里面介绍的南通影人可谓洋洋大观,足见南通影视和戏剧人才济济。

当年更俗剧场的豪华座椅

低调一点的话,我们还是不要去追溯或考证戏曲的历史,因为你无论怎样漫不经心,都会发现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大家,跟南通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就是受这里“南风北韵”文化的熏陶而“自学成才”。远了咱就不说,就说说400 年前的那段历史,至少有三个人的名字跟南通密不可分:一个叫李渔,一个叫冒襄,一个叫柳敬亭。

三个名字,三种类型。

3_李渔.webp.jpg

李渔

一种类型以李渔为代表,祖籍不在南通,却在南通成才。李渔从小跟父亲自浙江兰溪迁至如皋石庄做药材生意,他在高沙土地区接受了基础教育和形成基本的世界观、艺术观后,于23岁那年才离开南通。李渔后来成为戏曲巨匠,与屈原、杜甫、苏东坡等并列为中国二十一大文星,被称为中国的乔叟和莫里哀。

4_冒襄.webp.jpg

冒襄

一种类型以冒襄为代表,在南通出生、受教育,游学之后归隐故里。冒襄是明末“四公子”之一,清兵入关后,绝意仕途,以遗民逸老自居而归隐如城专心诗文创作、文人雅集和戏曲家班演出。冒氏家班活动频繁,时人评价说其表演对文人加深戏曲寓意的理解,促进戏曲的传播,提高伶人技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5_柳敬亭.webp.jpg

柳敬亭

还有一种类型是以柳敬亭为代表,祖籍南通,出生异乡,四海游历,终成大家。柳敬亭祖籍在通州二甲余西场,出生在泰州,本姓曹,从艺后改姓柳,江湖人称“柳麻子”。柳敬亭在戏曲史上谱写了两个中国第一,一是生前生后有近百位作家、词人、诗人为他写传记或文章,称颂他的评话艺术;一是被奉为说书界的祖师爷,是四百年来名气最大的说书家

6_1920年1月12日张謇在南通更俗剧场举行盛会迎接梅兰芳.webp.jpg

1920年1月12日张謇在南通更俗剧场举行盛会迎接梅兰芳

及至现当代,南通的戏曲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戏院、戏班、名伶、名票……风起云涌,风生水起。张謇先生不仅爱看戏,更重视戏曲教育,创办伶工学社,先延聘梅兰芳来当社长,未果;继而聘到请欧阳予倩来南通。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戏曲教育之先河。欧阳予倩终身致力于戏剧教育,是近代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借鉴西方戏剧理论,欧阳予倩对传统京剧进行改良,借助伶工学社这平台,实现他京剧改革的夙愿,这一理念,与张謇先生通过戏曲改革和戏曲教育来改良社会的理想相合拍。不久,欧阳先生建议张謇创办学社的实验剧场,张謇先生给剧场定名为“更俗”,取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之意。剧场落成之际,特邀请梅兰芳与欧阳予倩联袂演出。张謇在更俗剧场建“梅欧阁”,亲自撰联“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 以记其盛。南通的戏曲运动登上新的高峰。

7_如东人王鸿寿在《扫松下书》中饰张广才.webp.jpg

如东人王鸿寿在《扫松下书》中饰张广才

南通的戏曲文化,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各地的剧社、票房、俱乐部、沙龙,为戏曲文化提供了扎实基础。如东是著名的京剧之乡,这里曾经出现过京剧名人王鸿寿、李斐叔,以及从“草台班子”走出来的众多名角。在全国和江苏省京剧票友大赛上,颜百庆、鲍晓华、郭必安、汪春燕、张亚飞、张秀林、万冬梅等脱颖而出,近四十位京剧爱好者被收录入《中国当代京剧票友大典》。

8_石港人葛次江(左一)扮演唐明皇时的剧照.webp.jpg

石港人葛次江(左一)扮演唐明皇时的剧照

要说到群众文化,通州石港镇是一座绕不过的大山。这个千年古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京剧)之乡”。这里,家家钟爱“西皮”“二黄”腔,人人能哼“四平”“高拨子”调。石港是古盐场,盐商云集,商业繁荣,民间戏曲活动兴矣。起初由庙会开始,每年513 日关老爷生日、18 日都天菩萨生日,远近戏班艺人风雨无阻齐集石港都天庙,敬拜梨园始祖老郎神,同时奉上各班看家戏,每到此时,石港万人空巷,聚集庙会,观看演戏。所以说,石港人唱戏演戏,那是帽子没了边——顶好。

9_《戏苑女娲乐补天》.webp.jpg

《戏苑女娲乐补天》

此外,如皋白蒲,海门天补,崇川区戏剧沙龙、盆景园俱乐部,都各自拥有大量戏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门补天戏剧社,本着为戏剧补天的宗旨,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民间文化和戏曲艺术,自办《补天剧苑》社刊,邀请名家讲座和示范表演,开展实验演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现任社长张垣老师还出版了《戏苑女娲乐补天》《我嫁给了越剧》《美善天地》三本专著。33年来,补天剧苑活动不辍,坚守住弘扬民族戏曲文化的阵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