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记忆南通

南通曾有座钟秀山,山西面还有所学校……

来源: 记忆南通 发布时间:2018-08-09 字体:[ ]

一块残存的木制对联,

引出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由此解开

张退公纪念小学校的前世今生……

1.jpg

“张退公纪念小学校”木制对联(残件),板面宽0.3米,高1.99米,正中为“英才为君子所乐”七个大字,两旁竖刻的跋文交代了建校的主要原因:“钟秀乡太阳殿,明嘉靖时所筑,北五山风景之一,中华民国三年始改建小学校,至二十七年三月中辍兵戈……摧毁殆尽,越五载,张君敬礼为其先人营乡北新阡,慨念名迹之就湮,乡童之失学,爰度殿校遗址并为”。

状元公:园林学校的规划师

说起张退公纪念小学,其校址位于在南通颇有影响的太阳殿。

南通城北,曾有过五座小土山,系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由通州知州高启、郑舜臣率民众筑土建成。土山与城南长江边自然形成的五山遥相呼应,构成了古城南通的中轴线,北五山取钟灵毓秀之意,名为钟秀山。而太阳殿由位于山西面的原古翠轩所改建,为北五山风景之一。

2.jpg

张謇特别保护得以留存的宋代古树璎珞松,其枝繁叶茂的身影永远定格在这张民国老照片中

钟秀太阳殿最具盛名的是寺内的两株古树名木:一株为树龄800年左右的古缨珞松,另一株为与其相邻的树龄约700多年的罗汉松。一生钟情于植树护绿的张謇先生征收了这块土地,并着手建校造园。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925日,张謇有记述“通州北五山太阳殿有璎珞柏,七八百年物。庙久废,欲以其地建园林学校,借保此树;地已收,尚未营建也。偶思,集得一联。”

3.jpg

美术教育家刘子美画作中的璎珞松与学童

不仅如此,张謇还有更为详细的安排。宣统元年(1909),他又为爱子张孝若“拟订明年请一外国先生,一中国先生,在北五山太阳殿专事课儿……”。宣统三年(1911),他再“往太阳殿省璎珞松”。可见,张謇一直牵挂着璎珞松和园林学校的建设。

但不知究竟因为什么原因,张謇倾注心血、精心规划的园林学校一事后来却被搁置下来,一直未能付诸实施。直到民国三年(1914)秋,根据宣统元年张謇主导的通州劝学所《预定分年设立初等小学校之计划》(每十六方里设一初等小学校),经对该计划重新调制,终在太阳殿原园林学校规划地开办了一所小学(开办费500元),改建太阳殿房屋为校舍,学校定名为“南通县第二十国民小学

4.jpg

 张詧(右三)张謇(右四)张孝若(右七))与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右六)

1924712日,在征得县教育局同意后,由张詧、张謇捐资所创建的南通县立通州女子师范将“第二十国民小学”划为其附属小学农村分校,供师范生从事乡村教育实习,当时仍为一个学级,由叶孟靖任主事。从此,一批批师范实习生荡着小舟,渡过濠河,来到城北,在古璎珞松、罗汉松下,品尝着清香的蚕豆,培育着农民子弟。

张敬礼:纪念小学的创立者

1938年3月,日军占领南通城,学校被迫停办并被损毁。1939年1月,张謇三兄、张謇实业与教育事业的主要参与者与重要推手张詧(字叔俨,号退庵,人称退公)在上海寓舍病逝,5年后归葬于钟秀山西侧。 

5.jpg

本世纪初被废弃于建筑垃圾中的“张退公纪念小学校”校名石额(残件),现藏于南通博物苑

1943年,邑人张敬礼(大生集团事业继承人,爱国民族实业家)为纪念其父张詧,也是为了乡里失学儿童,出资在此重建学校,名为“私立张退公纪念小学校”(百姓通常称作“退公校”),办学所有经费均由张敬礼筹集,一律免收农民子弟的书杂费。

新办退公校首次招生,学生数达到195人,教学形式也由原单级教学改为一、二复式和三、四复式编制教学,并聘请一生致力于农村教育的孙辅公担任校长。孙与在校任职的其女孙蓉芳一起拒用伪政权教材,自编材料组织教学。退公校的开办,解决了乡童失学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子弟接受教育作出了贡献,深受民众好评。

6.jpg

1956年春,周恩来总理接见张敬礼(右一),左一为黄炎培

当年的纪念小学,除了原有的名木古树,校内和学校周边也广植树木,据资料记载,退公校门前植有两棵法国大梧桐,间以法国小梧桐若干;校后主要种植着法国梧桐和黑松;而在退公校左侧河边除法国梧桐外,还植有大片的杨椿。连同紧邻的太阳殿山门边和退公墓的植被,可以想见,当年的退公校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不失为一处清新幽静、读书识字的好地方。

7.jpg

《南通示范区一区钟秀乡学校调查统计表》,现藏于南通市档案馆

南通市档案馆内藏有一组1947年国民党南通县政府《第一区钟秀乡、公园镇、中心镇学校调查表及中心镇居民教育程度统计表》,表格统计数据显示,当时退公校学生数多达334人,如此规模,在战争年代实属难得,由此也直观反映了张退公纪念小学建立后,附近农村学龄儿童受惠之广。

8.jpg

1987年璎珞松死去,至今仍挺立在原地,保留着曲、奇、古、怪的原有外形。

1952年,退公小学改为公办,更名为南通市钟秀初级小学。1956年,钟秀初小发展成完小,改名为南通市钟秀小学。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也曾于文革早期在此任教。1998年,对城北胜迹和老校充满感情的教师和老校友的呼声被推土机的轰鸣声所淹没,钟秀小学被迫迁出现址办学(钟秀小学于2017年秋季正式停止招生)。

而今,再次走近“张退公纪念小学校”旧址,除了被简单围护起来的两株古树,其他历史遗存已难觅踪迹,小区居民完全置身于现代生活气息之中,令人顿生时空交错之感。


责任编辑: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