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全市档案工作2013年总结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4-03-20 字体:[ ]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南通市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扎实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大局、抢抓机遇、争先创优,在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民生、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各级领导和服务对象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市档案局在含金量最高的市级机关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中,连续第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先进单位”,海安县档案局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如皋市档案局荣获2011—2012年度“南通市文明单位”,如东县档案局荣获“人民满意机关和沿海开发及洋口港开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通州区档案局多次在全区性大会上被区委、区政府领导点名表扬,海门市档案局被授予“2013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嘉奖单位”等。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一)紧贴中心,立足职能,全力以赴保发展

  1.服务经济建设取得新发展。全市档案工作积极助力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洋口港区陆岛通道管线桥工程项目档案通过专项验收,对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南通电厂、江苏文峰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指导,档案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与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厂会协作”项目被市科协评为全市优秀厂会协作三等奖。南通市、如皋市、如东县档案局走进基层一线,开展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了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水平。

  2.服务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在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市纪委的有效监督下,深入推进破产改制企事业单位档案处置工作。在全力做好我市344家破产改制企事业单位档案处置扫尾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对无主管部门的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开展寻访、整理、接收进馆工作,全年新增83家单位198362卷、142751件档案进馆。市住房保障中心档案管理开创了社会化联动与协作新模式,为全省住房保障档案科学管理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服务中心工作取得新进展。助力南通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级档案科技项目《依托云平台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全市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助力南通社会管理创新,与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等部门作为共同责任单位开展的“电子台账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助力“民心专列”、“清风工程”两大民心品牌,扎实推进全市民评民生重点工程。助力南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城建档案馆建成城市形象高清资料库,真实记录南通城市发展变迁。助力南通开展全市改制单位剥离资产专项审计,为专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服务重大活动取得新成效。主动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单位沟通、协调,为筹备建设中华慈善博物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南通档案信息网开辟《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专栏,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积极参与南通市开展反“清乡”斗争70周年纪念活动,为南通电视台拍摄反“清乡”斗争电视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珍贵史料,并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媒体发表多篇反“清乡”斗争文章。积极配合我市开展张謇诞辰160周年纪念活动,参与新版《张謇全集》的编撰和《江海晚报》推出的“追梦——寻访张謇足迹”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

  5.服务基层发展取得新成绩。大力推进基层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全市167家单位通过了档案工作星级测评(复查)。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成为全省系统内首家五星级单位。供电、公安、法院系统档案工作全部达到省五星级标准,在苏中乃至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该项目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第二届“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最佳案例。

    (二)夯实基础,立足实际,厚积薄发谋长远

  1.馆室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档案馆室建设形势喜人。位于市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集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接待服务、展示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档案馆新馆已进入布展设计阶段,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南通市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第一窗口。市档案馆顺利通过“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评审验收,全国仅20余家档案馆获此殊荣,我馆服务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做法得到国家档案局馆室司司长孙刚的高度评价。如东县档案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验收。如皋、海门、港闸扎实开展档案馆创建、复查工作。

  2.资源建设不断加强。先后走进中央档案馆、一史馆、二史馆等单位,征集到一批珍贵档案仿真复制件,填补了馆藏空白。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下发《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征集档案资料的通知》,进一步拓宽了档案征集渠道。全面加强档案接收、征集力度,全年新进馆纸质档案238022卷(件),照片档案6429张,光盘档案274张,实物档案2141件,通燧火柴厂、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梁灵光书信等一大批珍贵档案征集进馆,馆藏总量突破百万卷(件)大关。开发区档案馆继续对工程项目档案保持高效率、高质量接收。

  3.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市档案局印发了《2013年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要点》和《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要求》,有效推动了全市档案数字化进程。市档案馆全年新增目录数据23.6万条,全文数据87.3万页,数据库累计目录数据达350万条,全文数据达913万页,容量逾1TB。被纳入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南通市电子文件综合管理系统”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功能模块设计开发。通州区乡镇档案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文书档案全文数字化。

  4.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档案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全省档案文化精品评选中,我市《西方人眼中的民国南通》等8项编研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茅。《江苏档案精品选(南通卷)》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出版的档案精品图书。组织申报了一批珍贵档案文献入选《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名录,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珍贵档案文献评选组织申报先进单位”。与省、市、县(市)区三级主流媒体合作开设档案文化专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市档案局被省档案局表彰为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特等奖)。

  5.安全保障全面稳固。全市组织开展档案安全保密自查工作,对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整改,对馆库消防、安监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到期开放档案进行了划控鉴定,进一步筑牢了档案安全防线。由于措施到位,成效显著,市档案局受到了省国家保密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工作检查指导组的充分肯定。南通、海安等地率先实现了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

    (三)以人为本,立足创新,提优服务树形象

  1.创新思路保民生。为使市政府《关于加强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后补救处置工作的若干意见》更具操作性,于2013年10月出台了《南通市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后补救处置实施办法》,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开通档案利用服务QQ群,开展“档案文件资料进社区”活动,发放服务联系卡等,为群众查档开辟了多条新通道。

  2.突出“品牌”抓服务。继续做大做强“温暖服务”品牌,全面实行“一站式”查档服务,全年接待查档3734人次,提供档案9760(件、册),复制文件16027页,再创历史新高。建成了拥有11071条政府信息的现行文件网上超市,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文件查询利用的有效对接,全年查询利用网上点击量达1万多人次。南通电台以《南通市档案局零距离服务民生》为题,专题报道了市档案局创新服务举措、全心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崇川区档案局实行错时工作制,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3.开展活动优形象。大力开展以“档案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国际档案日”宣传周活动,在《江海晚报》开辟“国际档案日”专版,对民生档案为民解忧和市民捐赠档案作了深度宣传报道。联合南通农院举办《领略南通魅力,放飞青春梦想》主题活动,宣传南通历史成就,展望南通美好未来,开创了机关与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合作育人的新模式。结合“助残日”等节日与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4.交流合作拓视野。赴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学习考察;参加全国沿海开放城市暨经济特区档案工作协作会议、长三角城市档案局长联席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档案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与贵州省、青岛市、盐城市等地档案局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工作学习交流,德国柏林工业大学Johannes Kuechler(曲喜乐)教授访问市城建档案馆等,为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明确了思路、拓宽了视野。

  5.多措并举强队伍。制定出台《南通市档案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重新修订局(馆)制度汇编,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以“一评五制”为抓手,依托局(馆)机关效能监察系统,全面监督局(馆)机关作风建设情况,并实时公开处室及人员月考、季评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创办《档案新视角》论坛,组织学习朱志伟等档案系统先进人物事迹,邀请媒体、高校、兄弟单位等行业内外的专家来通作专题讲座等,进一步提升了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扎实开展“10”思廉日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防线,确保了局(馆)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