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南通市“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南通市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7-03-03 字体:[ ]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南通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通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工作,对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具有重要意义。

《南通市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据《江苏省十三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与《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的档案事业专项规划。《规划》阐明十三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环境与趋势

(一)发展的基础与平台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奋力开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我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保持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1.高点定位,争创一流佳绩。定位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新目标。馆藏档案总量达140多万卷(件),较十一五期末翻了两番,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市)区两级全部建成档案新馆并投入使用;市档案馆被教育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荣获全国档案系统最高荣誉,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表彰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2.突出重点,筑高档案事业发展平台。南通市档案馆新馆按照五位一体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全市档案馆新馆总面积达75000平方米,馆库保管利用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南通市、海安县档案馆建成国家一级档案馆,如东县等四家档案馆建成国家二级档案馆;海安县等四家档案馆被命名为江苏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全省首座由民营资本投资的档案馆——“华夏胶片电影资料档案馆”在如皋市建成。

  3.夯实基础,档案资源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大档案工作理念,把全市各部门(单位)涉及民生的到期档案全部纳入接收范围。组织对南通文化名人开展口述档案采集,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发文向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集档案史料,与市内主流媒体联合举办南通市第一、第二届民间珍贵档案评选活动,征集到一批价值较高的档案,其中《群书备考》一书使馆藏档案历史往前推了150年。接收整理破产改制企事业单位档案达80多万卷(件)。

  4.服务为先,档案规范化建设全省领先。精心编制各级综合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该项目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最佳案例。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800多家单位通过档案工作规范星级测评(复查),全市公安、法院等系统档案工作实现省五星级满堂红。举办各民主党派、宗教系统、城建系统等专题业务培训班50多场次,有力推动了全市各系统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5.把握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科技项目《依托电子政务平台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验收。电子文件综合管理系统在全市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基本开通运行,实现了市级机关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管理、利用、移交和电子档案的收、存、管、用。 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完成总量达1300万页。

  6.彰显特色,档案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市档案馆新馆通城印迹——历史文化特色主题展建成并开放,《江苏省明清以来档案精品选——南通卷》获全省档案文化精品奖特等奖,编辑出版了《魅力档案——南通市档案优秀利用事例荟萃(2006-2011)》《大生集团档案资料选编·盐垦编(Ⅲ、Ⅳ)》《西方人眼中的民国南通》等一批档案研究精品力作。

  7.依法治档,档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自2011年起每年出台一项规范性文件,先后提请下发《关于加强改制企事业单位档案处置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后补救处置工作的若干意见》《南通市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后补救处置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意见》,市档案局被命名为全市首批法治型机关。

  8.抓住根本,努力打造一流档案队伍。举办全市首届十佳档案员评选活动,由南通市委、市政府对十佳档案员进行表彰,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共同举办档案管理高级研修班。市档案局被市委命名为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起,市档案局连续6年在综合绩效考评中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优秀单位,省档案局发文在全省通报表彰。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既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意见》,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明确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更趋多样和迫切,对档案工作领域拓展和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开放政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被推到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位置,深刻影响档案工作的理念、技术、方法及模式。

从档案事业自身看,档案日益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档案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为十三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档案工作在保障条件、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补齐短板,推动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总体部署,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神圣职责,深化两办《意见》落实,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新模式,推动依法治档和改革创新两轮并转,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和江苏档案工作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在苏中地区乃至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成与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适应的、有效服务和支撑社会治理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

  ——发展平台更高。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馆(室)档案数字化,开展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覆盖全市的数字档案馆(室)体系和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体系。

  ——资源覆盖更广。牢固树立大档案理念,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档案工作新格局,推进档案事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让历史更清晰、让未来更真实。

  ——服务能力更强。改进档案服务基础条件,创新档案服务手段方法,丰富档案文化产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建成重要档案保管基地、档案陈列展览基地、富有特色的文化博览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向社会开放的文化场所。

  ——价值更加彰显。积极推动馆藏张謇和大生资本集团档案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加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推动档案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编研产品和档案主题展览,努力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放大档案价值效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资源及其衍生品的利用需求。

  ——队伍更加过硬。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队伍,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积极融入“智慧南通”建设,密切跟踪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大力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1.推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全面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和全文、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全面完成馆藏应数字化档案的数字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和室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扎实推进电子文件归档,按照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原则,保障电子文件归档与本单位电子政务、本地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同步,按照本地区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进馆办法,通过数字档案馆系统,向同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及时移交所有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目录和电子档案全文。

  2.推进全市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普遍应用数字档案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收、存、管、用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通过省数字档案馆等级评估。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数字档案室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建设与各级数字档案馆同步配套的数字档案室。

  3.推进数字档案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政务网和局域网等渠道,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和方法,建立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体系,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档案信息提供利用“异地查档、跨馆出证”等便民、惠民目标。根据省档案局档案划控范围、标准和档案信息上网鉴定范围、标准,积极稳妥地开展划控鉴定、上网鉴定,实现档案开放和档案信息上网工作正常化,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

  4.推进数字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监督与检查,实行全市档案信息化安全检查、报告和通报制度,开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级保护工作。重视在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长期保存全程一体化以及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等问题,确保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强化数字档案数据管理与维护,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建立档案安全保密可追溯记录。

(二)加快推进大档案建设

牢固树立大档案理念,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档案工作新格局,推进档案事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以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记录让历史更清晰、让未来更真实。

    1.构建大档案资源体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进一步丰富完善馆藏档案内容结构,加强各门类档案特别是涉及民生档案的接收进馆。市档案馆力争馆藏档案总量达200万卷(件)以上。专业专门档案馆应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编制档案接收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加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将政务新媒体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开展有保存价值的网络信息归档管理策略研究与实践,全面实施档案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档案全覆盖,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文件及数据全集聚,应归尽归。加大对境内外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档案资料的征集力度。

     2.构建大档案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与专业主管部门合作,努力实现专业主管部门与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协作的全覆盖,实现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崭新格局。跟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重点加强对开发区、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城镇一体化、绿色生态建设等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推动新领域、新机构、新社会组织建档。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档案馆或档案管理中心;推动市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达到规范化建档标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全面接收进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进一步做好8号令、10号令的贯彻实施。引导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和家庭档案馆,鼓励个人保管、展示其收藏的档案。

  (三)实施南通特色记忆工程

  结合我市及各地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具有南通特色的历史记忆项目开展档案资源收集、整理和开发,建设全面反映南通发展轨迹与现状的记忆仓库。

  1.开展南通建筑铁军档案建设。开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和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存的我市建筑企业档案状况调研。确定分类指导和征集计划,广泛开展建筑铁军档案的征集、整理、开发,并建立全市建筑企业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和利用指南。筹建集档案保管基地、史料研究中心、成就展示窗口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展馆。

  2.开展南通名镇名村档案建设。建立名镇、名村历史建筑档案、保护与管理档案和抢救性声像档案,做好镇(村)史镇(村)志、家谱族谱、民间典故、歌集诗集等乡土文献的编修指导,编制完善镇(村)组织沿革、大事记等,留存名镇、名村历史记忆,为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管理服务。

  3.加强南通改革开放重要影响人物档案建设。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南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文艺名家等,通过征集其个人生平、职务活动、个人成就等档案资料和口述历史档案制作,更加完整地记录和反映我市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4.深化南通体育之乡档案建设。对全市体育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荣誉奖杯等档案进行广泛征集,通过制作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彰显我市作为体育之乡的城市魅力。

  (四)深入开展档案史料典籍整理与研究工作

  坚持开放共享的工作理念,加强对馆藏档案史料典籍的整理与研究,使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为社会所共用。

    1.围绕大局提供档案史料服务。根据现实需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档案资政服务;配合重大纪念活动,提前谋划,提早准备,主动融入,及时公布档案史料,提供档案服务。

  2.努力打造档案文化品牌。研究制定全市重大课题中长期开发计划,整合全市档案部门力量,加强与档案生成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工匠精神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编研产品。重点开展张謇和大生资本集团档案史料和南通抗日战争档案史料的编研出版。

  3.精心办好档案陈列展览。依托馆藏档案资源,积极举办各种主题展览,精心打造档案馆开放共享空间,彰显档案社会价值,扩大档案馆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结合史料研究的开展,推动全市档案部门联合举办反映党的光辉历程的主题展览,产生规模和品牌效应。

  (五)扎实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财政部关于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规划要求,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重点档案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

  1.加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全面开展国家重点档案信息普查工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基本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南通档案(含图片、声像)案卷级数据采集并对外提供利用。“十三五”时期组织推进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编制工作,力争完成总量的50%以上。

  2.加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各级党委政府直属档案馆全面完成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加强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特藏室建设,制定工作计划和规划,对有破损的国家重点档案采取除尘、去酸和修复等措施,封装保存,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

  3.全市联动开发档案资源。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推动全市档案部门联动系统深度开发,放大国家重点档案的价值效应,形成南通重点档案开发的系列成果。鼓励各地在重点档案的深度开发上多研究多立项,争取尽可能多的获得国家、省竞争性项目财政补助;多出精品成果,争取多一些成果获国家、省后补助项目经费支持。

  (六)大力加强档案人才培养

  将档案人员全员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较强档案事业管理及档案保管利用能力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开展基层档案人员轮训。按照新时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突出前瞻性和针对性,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注重提高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战略、行政体制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能力与方法等方面。

  2.加快档案人才培养。通过选派优秀档案业务骨干到知名大学学习进修、上挂下派锻炼等途径和方式,为培养对象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条件,以点带面推动档案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开展档案专业培训。依托省档案局“151工程”,培养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档案人才。以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紧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以档案教育工作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培训制度为主线,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逐步形成与档案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全员培训新格局。依托江苏档案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上岗资格培训。继续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档案人员高级研修班。

  (七)深入推进全市档案系统一盘棋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动和协调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坚持实行全市档案系统上下工作联动和对接交流,不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战略合作和业务协作,切实改善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条件支持和环境营造。

  1.协同推进重大部署。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条件保障,促进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协同推进十三五各项工作部署,争取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市档案工作现代化,保持与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2.切实加强对接交流。认真执行市档案局领导与市级机关和县(市)区档案部门工作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通过开展试点、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考察观摩、座谈交流和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县(市)区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

  3.广泛建立横向联系。通过开展对口援建档案工作,加强市档案局与新疆及相关地区档案部门的横向合作。通过定期走访和合作开发,加强市档案局与省内外档案部门的横向合作。积极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出国(境)培训考察,扩大与国(境)外档案部门的合作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本部门本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入工作检查考核的内容,做到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定期听取档案部门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保障。要将档案馆(室)在档案资料征集、抢救保护、安全保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提供利用、编纂、陈列展览及设备购置和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档案工作,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二)深入推进依法治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档案事业发展,推动档案行政职能履行从管理型治理型转变,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以法治思维推动档案信息公开工作,制定《南通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利用办法》《南通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利用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严格行政执法,加快建立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权责统一、权威高效、保障有力的档案行政执法机制。积极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以解决档案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大力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或专项督查。研究制定全市档案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档案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法治宣传在普及档案法律知识、传播档案法治文化、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环境、促进各行各业依法规范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档案执法人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推动治理的能力。

  (三)强化安全保障。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保障全市档案工作安全高效运行。完善档案安全设施建设,各级档案馆库房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温湿度调控设施、空气净化设施,安装门禁和电子巡更安保系统。各机关单位要根据部门和单位档案资源规模和档案工作职能需要,为档案室配备充足的档案用房和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确保档案安全。切实把安全作为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防范体系。建立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开展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安全保密制度建设,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加强对档案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严厉查处危害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行为。及时开展档案保护和破损档案抢救。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异质备份。

  (四)创新体制机制。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推动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使档案工作体制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符合档案事业发展内在规律,构建南通档案工作新格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档,推动档案工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积极推进大档案建设,促进档案工作全面覆盖,特别是要形成推动基层档案工作和民间档案建设的新机制。要以信息化为引领,打破区域和条线分隔,推动档案资源整合和开放服务。

  (五)严格目标考核。建立档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强化督查考核。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检查规划落实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加强重大工作部署和业务建设的检查监督力度,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六)营造良好环境。切实做好档案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工作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将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列入干部培训内容,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档案意识。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化与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合作,积极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向社会公布档案开放信息,开展网络互动,宣传档案文化。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扩大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七)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家、省档案局和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外事活动,促进我市与国际档案界的联系和学术交流,征集散失海外的珍贵档案资料,开展档案展览等。加强与省内外档案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全市档案系统树立一盘棋思想,在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科技项目研究、档案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